好快,距離 2015 年的結束,只剩不到 40 天的時間。年終對工作者的意義,除了獎金,應該還有些寶貴的事情值得去做,比如:檢視過去 (已經飛逝的歲月) 與展望未來 (即將飛來又逝的歲月)。
翻開本格去年 12 月的年終文《2015 年台灣 Big Data 市場五大趨勢預測》,當時我們針對 2015 年台灣 Big Data 的市場發展,做了以下趨勢觀察:
翻開本格去年 12 月的年終文《2015 年台灣 Big Data 市場五大趨勢預測》,當時我們針對 2015 年台灣 Big Data 的市場發展,做了以下趨勢觀察:
- 客戶洞察成為所有 B2C 商業的顯學,社群媒體分析是 360° 單一顧客樣貌的新增要素;
- In-memory 分散式運算開源軟體日益成熟,企業的近即時巨量資料應用成本降低,大大增加「快速偵知與快速反應」實現的可能;
- 物聯網 (IoT) 與巨量資料分析結合,成就應用的區隔化與細緻化;
- 資料產品雲服務化,讓中小企業有機會參與巨量資料的價值應用;
- 資料分析人才需求持續增長,但唯有能結合領域知識者,才能成為箇中翹楚。
1. 客戶洞察成為所有 B2C 商業的顯學,社群媒體分析是 360° 單一顧客樣貌的新增要素
實現度:★★★★
在成功的市場教育下,業務開發、客戶服務/CRM、市場行銷等直接與提高營收相關的應用,已經成了企業 Big Data 價值的建置或關注標的。客戶洞察 (Customer Insights) 已經是網路行銷人員除了導流之外,不得不研習的新課題。在這其中,客戶分群 (Segmentation) 再細化,不再只是取傳統的線下 CRM 交易資料與身分資料做分析,更必須混搭,甚至是以線上的行為資料分析為主。
而層出不窮的企業公關危機、品牌的競爭、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、FB 與 PTT 的高黏著度,更讓社群媒體分析的需求熱潮不墜。只是回到 360° 單一顧客樣貌的範疇,社群媒體分析在能打通使用者身分識別這道關卡的情況下,真的能幫上客戶分群、貼標、與精準行銷的大忙。
2. In-memory 分散式運算開源軟體日益成熟,企業的近即時巨量資料應用成本降低,大大增加「快速偵知與快速反應」實現的可能
實現度:★★★
這裡的「In-memory 分散式運算開源軟體」,主要指的就是 Spark 這個眾所矚目的新世代平行運算技術架構。國外、國內各種技術會議、論壇、社群聚會,到處都在討論與交流跟它有關的軟體堆疊:Streaming、SQL、GraphX、MLlib......
應用呢?有,但還是以網路服務業者為主,在企業端的 Use Case 還不具備普遍性。更重要的是,由於它尚處在發展的早期,應用者若沒有高超的系統管理技術,是很難駕馭好比較具規模的叢集環境的 (雷很多,水很深啊)。
3. 物聯網 (IoT) 與巨量資料分析結合,成就應用的區隔化與細緻化
實現度:★★★
2015 以及今後的幾年,物聯網絕對會持續佔據很多的商業與媒體話語。目前的發展重點,主要還是在各類型的應用中佈建為數眾多的 Connected Device。先求有,再求好;先求有端,再求連網,三求資料蒐集,四求資料分析。
我們已經在不少應用場景看到主其事者做了三的設計,四的實現,可以期待,但普遍性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價值案例來發酵。
4. 資料產品雲服務化,讓中小企業有機會參與巨量資料的價值應用
實現度:★★
在各大軟體廠商「先傷自己」(的軟體授權收入) 也要推的策略下,雲服務是越來越具看頭。但首先會被中小企業付費採用的雲服務,一開始還是那些能夠直接增加營收者,資料產品類型的雲服務亦同。
在台灣,雲服務的採用者,反而是大型企業早於中小企業。在資料產品雲服務供給相對少的情況底下,中小企業採用的普及率,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累積。
5. 資料分析人才需求持續增長,但唯有能結合領域知識者,才能成為箇中翹楚
實現度:★★★★★
實現度:★★★★
在成功的市場教育下,業務開發、客戶服務/CRM、市場行銷等直接與提高營收相關的應用,已經成了企業 Big Data 價值的建置或關注標的。客戶洞察 (Customer Insights) 已經是網路行銷人員除了導流之外,不得不研習的新課題。在這其中,客戶分群 (Segmentation) 再細化,不再只是取傳統的線下 CRM 交易資料與身分資料做分析,更必須混搭,甚至是以線上的行為資料分析為主。
而層出不窮的企業公關危機、品牌的競爭、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、FB 與 PTT 的高黏著度,更讓社群媒體分析的需求熱潮不墜。只是回到 360° 單一顧客樣貌的範疇,社群媒體分析在能打通使用者身分識別這道關卡的情況下,真的能幫上客戶分群、貼標、與精準行銷的大忙。
2. In-memory 分散式運算開源軟體日益成熟,企業的近即時巨量資料應用成本降低,大大增加「快速偵知與快速反應」實現的可能
實現度:★★★
這裡的「In-memory 分散式運算開源軟體」,主要指的就是 Spark 這個眾所矚目的新世代平行運算技術架構。國外、國內各種技術會議、論壇、社群聚會,到處都在討論與交流跟它有關的軟體堆疊:Streaming、SQL、GraphX、MLlib......
應用呢?有,但還是以網路服務業者為主,在企業端的 Use Case 還不具備普遍性。更重要的是,由於它尚處在發展的早期,應用者若沒有高超的系統管理技術,是很難駕馭好比較具規模的叢集環境的 (雷很多,水很深啊)。
3. 物聯網 (IoT) 與巨量資料分析結合,成就應用的區隔化與細緻化
實現度:★★★
2015 以及今後的幾年,物聯網絕對會持續佔據很多的商業與媒體話語。目前的發展重點,主要還是在各類型的應用中佈建為數眾多的 Connected Device。先求有,再求好;先求有端,再求連網,三求資料蒐集,四求資料分析。
我們已經在不少應用場景看到主其事者做了三的設計,四的實現,可以期待,但普遍性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價值案例來發酵。
4. 資料產品雲服務化,讓中小企業有機會參與巨量資料的價值應用
實現度:★★
在各大軟體廠商「先傷自己」(的軟體授權收入) 也要推的策略下,雲服務是越來越具看頭。但首先會被中小企業付費採用的雲服務,一開始還是那些能夠直接增加營收者,資料產品類型的雲服務亦同。
在台灣,雲服務的採用者,反而是大型企業早於中小企業。在資料產品雲服務供給相對少的情況底下,中小企業採用的普及率,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累積。
5. 資料分析人才需求持續增長,但唯有能結合領域知識者,才能成為箇中翹楚
實現度:★★★★★
這項是最最正確的預測。「資料分析師」這個職務其實存在已久,在電信、金融、零售、製造行業中,都有一模一樣,或是類似的職稱。位居其中者,應該能夠感覺到: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被重視過。
更讓人興奮的是,不管要分析的資料是 Big or Small,由於 Open Source 工具與各種學習資源的推波助瀾,讓更多人可以從別的領域跨入資料分析的範疇。比如,寫程式的人,多學一點 Data Mining;做行銷的人,操作起樞紐分析表或 BI 工具。
越來越多人都會幾招資料分析的功夫,會使幾樣資料分析的武器 (工具),但老闆們會發現,唯有同時具備行業心法 (Domain Knowledge) 的人,才是覓得聖杯的人選。
以上的趨勢預測年終結算,不知您是否認同?
更讓人興奮的是,不管要分析的資料是 Big or Small,由於 Open Source 工具與各種學習資源的推波助瀾,讓更多人可以從別的領域跨入資料分析的範疇。比如,寫程式的人,多學一點 Data Mining;做行銷的人,操作起樞紐分析表或 BI 工具。
越來越多人都會幾招資料分析的功夫,會使幾樣資料分析的武器 (工具),但老闆們會發現,唯有同時具備行業心法 (Domain Knowledge) 的人,才是覓得聖杯的人選。
以上的趨勢預測年終結算,不知您是否認同?
留言
張貼留言